台灣角川今天於官方網站發佈聲明,決定停辦「台灣角川輕小說新人王」比賽時,想必也做好相關被批評與討論的準備了。
雖然官方公告內隻字不提,但想當然耳與之前所引發的輕小說家疑似遭受編輯不當對待等後續一連串風波有關。在該風波中,多名得獎或已有作品出版的作者相互發言,立場各有不同;但這一事件對於台灣角川的形象與聲望必有受損,當時我們私下與一些編輯討論時就大膽預測:不管結果如何,這獎項大概很難繼續辦下去。
—
台灣角川發佈的官方公告網址|https://www.kadokawa.com.tw/p9-news2_detail.php?seriesa&id=1736
—
繼續辦下去,就算風波平息,下一次該獎項出版作品時,一定又會被人指指點點耳語不息:「你的編輯對你好不好阿」、「你就是那個獎項出來的阿….會不會有下一本呢?」站在極度保護公司形象的日本廠商眼中,這種比賽不辦也罷。上述的輿論耳語或是出版業名聲固然重要,但根本決定要停辦的原因必然是:「反正台灣原創輕小說在整個公司的營業額內根本不算什麼,既然賺不了什麼錢,還要被人罵,白癡才繼續辦」
所以根本問題終究在於:在整個以日本輕小說為市場主力的台灣角川出版體系中,本土輕小說這一塊做面子(官方公告所說的:致力於耕耘華文輕小說界的明日之星與市場)比裡子(賺錢營運)更大。所以官方的停辦公告中,用很委婉的方式說道:「我們必須正視到:在擁有更多優秀的創作者之前,打造出穩定的市場更顯其重要性」。言下之意可以歸納出兩個論點:台灣本土輕小說「沒有足夠的優秀創作者」,以及「沒有可以獲利的穩定市場」
既然沒有足夠的優秀創作者,又沒有穩定的市場,還要被你們罵,自然只有結束比賽一途;如果要狠毒一點的話,還可以有弦外之音的解讀:也就是目前出來靠北的這些人,其實都是不夠優秀的創作者。
■ 真的沒有優秀創作者?
但是,這一說法合理嗎?台灣真的沒有足夠的優秀的創作者嗎?就不提御我、水泉、護玄之類的作家吧。剛好我們最近正在撮合某台灣輕小說家作品與日式動畫工作室的合作,希望能在不久後推出動畫化的可能;也因為這個契機,讓筆者對於台灣輕小說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也就是台灣依舊有每一單冊可以銷售上萬本、周邊商品可以創造百萬業績的本土輕小說和創意作品之存在。而問題在,這些作家如果去日本主流的廠商的話,是否就會變成敬陪邊緣的末座,甚至少有關愛的眼神的次線產品?漫展根本不會做你的周邊?而這一現象又反映了另外一個根本的老問題:
台灣的消費者其實並不太喜歡自己國家的產品。不管是動畫、漫畫、遊戲、小說或是任何形式的娛樂都一樣。其實我們內心認為:台灣的作品比不上歐美日本。不准用台灣配音,商品上面的日文漢字看起來都比中文漢字更韻意悠揚,不久前日本手機漫畫服務 COMICO 發佈了一個各國的下載量和作品連載的統計資料(我當時有儲存,現在一時找不到):
該統計結果顯示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泰國等各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比較,其中數據顯示台灣該 APP 的下載數量僅次於日本,但是在各國的刊載作品中,台灣的本土作品比率是最少的;不要說和韓國相比了,就連最近才開放下載的泰國,本土原創作品都比台灣的比率高,因為台灣不喜歡看自己的漫畫作品阿。
筆者今年在日本講學,並接觸相關的產業調查機構與智庫中,有一個感觸這邊簡單轉貼:「為何相比之下,台灣就是比較不支持自己國家的作品?不管是小說、動畫戲劇、電影都一樣?」
這問題很複雜,其中一點我認為是台灣存在一種「優勢外來文化拉引下的自我內捲化現象」。舉例而言:比我年紀再大十歲左右的人存在著一種懷抱美國夢、年輕時聽 ICRT,留學美國,並把西方的那一套帶進台灣追尋西化,這一族群大概就是目前檯面上的政治商業菁英,然後大概在八零至九零年代初期左右處於青春期的人就有可能在日本文化與地理的優勢下成為哈日族,看日劇與音樂、接觸到動漫文化;再晚十年,可能就轉變成了哈韓文化,現在甚至典範轉移到了中國戲劇和對岸手機遊戲上。
大致來說,每隔十至二十年,台灣就會在典範轉移和失範(anomie)中轉移游動,另尋新典範來自我慰藉,但始終少了一層回歸自我土地的認同上。為何如此?因為每一個範移過程中,還伴隨著對上一個范式的懷疑與敵意。例如哈日族可能對於哈韓有所貶低,瞧不起哈韓的人;而老一輩又可能鄙視哈日族群,這一過程正如台灣歷史呈現的互制共相:每一個階段都在否定前一個階段的文化成果:清朝反鄭氏、日本推動皇民化消除中國傳統,KMT 消除日本傳統再造大中國典範,DPP 去中國化,而在反覆的過程中都試圖消滅前一個范式,而不是建立屬於自身土地的長久典範,自然造成台灣文化典範需要不斷有外力吸引,消滅自身的文化積累,形成自我內卷化的複調。
■ 沒有贏家的結果
簡單說台灣角川停辦輕小說的比賽這件事可說是沒有贏家。創作者少了一個發表與參加的舞台、出版社的聲望也受到了損傷,而且還可能會有一兩位的編輯因此失去了工作機會,沒有任何人得利,可謂全敗的結果。但值得關注的不是這一次的比賽,而是從《Pokemon Go》火紅以來不斷揭櫫的事實:台灣少的不是技術,而是內容。
前幾天瘋傳的那個對岸拍的真人回合制戰鬥特攝片《舞法少女》,真是有夠蠢的,怎麼沒有人是近戰系阿?但確實能吸引人吸引注意力,後來意外發現那是台灣作家的作品,只不過在台灣這個作品沒有人理,所以只能變成對岸的作品了。不要說之前的大宇雙劍了,近年來可以代表中國動畫技術力的《秦時明月》也是一個原為台灣作者在對岸發揚光大的案例,台灣火紅的《霹靂江湖》其實就是《秦時明月》的換皮版本,只是台灣的觀眾對於《秦時明月》的認識太低,所以遊戲公司以霹靂系列「換角推出」,形成了台灣玩家不認識台灣作家的有趣結果。
這一問題不僅在動畫遊戲,戲劇、歌唱、音樂表演等所有項目內都是顯著的挑戰,是阿,一個比賽停辦也沒什麼,反正還有千千萬萬個各式各樣的比賽,要麻我們來辦一個也行,但問題的嚴重性不在一個比賽停辦啊
Source
首頁圖取自|https://jbaumgart.files.wordpress.com/2011/02/danboard_readi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