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更深入一層:《Inside》的音樂由人類頭骨所後製而成

inside-9

不知道大家是否玩過《Inside》這個遊戲了嗎?這款由獨立遊戲工作室 Playdead 製作的平台解謎及冒險遊戲完全不愧其前作《地獄邊境(Limbo,出自於《神曲》,邊獄)》的成功,六年的等待交出了一款極為簡單、深奧而令人意猶未盡的成功作品。這款遊戲在中文世界雖然討論較少,甚至被部分玩家認為無趣、「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但在海外則是一面倒的好評,Polygon 與 IGN 均認為此為 2016 年最令人期待的電子遊戲、毫無疑問的,《Inside》絕不會缺席 2016 年的各項 GOTY 年度大獎。

兩款遊戲的作曲家馬丁·斯蒂格·安德森(Martin Stig Andersen)深受到 1980 年代恐怖電影所影響,和《Limdo》相同,《Inside》也創造了一股陰森詭異,卻不是用突然聲響來嚇唬刺激玩家的陰沈恐怖。在最近的訪談中,安德森說出他使用真正的人類頭骨來創造傳導的聲音,並在頭骨上接駁音頻轉換器和接觸式麥克風,以聲音合成來還原這些聲音,最終創造遊戲的音樂。

inside-1

呃,使用人類身體的某些部分來製造聲響、占卜或是作為演奏的樂器都各國宗教祭典中均有記載,不過這遊戲不是巫術,而是一種作曲者的想法。安德森說在開創作《Inside》的音樂時就已經考慮到使用人類頭骨來製作音樂,因為人類之所以能聽到自己說話傳達的聲音,除了聽覺器官的同步接收外,其實就象徵著一種「記錄」:也就是你自己正在記錄、覆頌一遍剛剛把思想轉變成為文字聲音傳送出去的過程。

剛好《Inside》的遊戲主題也包含這點:透過自己的頭腦來覆寫、操作另外一個人的行動。所以如果音樂(聲音)透過人類頭骨的傳達給螢幕面前的另外一個人類頭骨(玩家)所接受,這不就更表示了遊戲內的「意境」和現實的「意境」連結嗎?這也符合本遊戲「inside」的意涵。

故從一開始安德森便決定要這樣嘗試。但是一開始因為各種顧慮,乃是使用電腦模擬來處理這一想法,但是卻越想越覺得不真實,既然都有這樣的念頭了,所以最後就真的找了一個人類的頭骨來當作音樂的過濾器,「聽起來更加柔軟且輕盈」作曲者安德森說著。下面有使用頭骨過濾前後的音樂比較,大家不妨聽聽看:

在知道這個典故之後,是否覺得《Inside》的遊戲氣氛更詭異陰森了?為了讓遊戲呈現更多層次的體驗與感受(哪怕或許只是創作人自己的想像和執念)都是遊戲之所以多采多姿的原因吧!《Inside》真是個充滿討論和意涵的好作品。

Source


GAMASUTRA|Audio Design Deep Dive: Using a human skull to create the sounds of 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