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的全媒體實驗:《KIDZ》,來自異世界的恐懼

 

是戲,也可以是遊戲。

公視新媒體部新成立的全媒體專案中心,耗費近一年的時間籌備,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戲劇為創作骨幹,推出原創懸疑概念遊戲《KIDZ》。故事從一段不完整的親子關係出發,一個孤單的少年努力尋找方法,拯救心靈發狂的母親,進而發現背後控制他的神秘力量…

在《 KIDZ》遊戲中,玩家將透過〈惡魔的契約〉、〈記憶謎廊〉、〈反叛的使者〉三個章節中不同的世界觀,體驗五個不同的故事,拼湊高達十種以上的結局,同時藉由時下熱門的解謎、探索、跑酷等遊戲元素,探問真相,找回家庭價值中最美好的部分。


 

關於《KIDZ》

《KIDZ》的初心始於多數人對於家庭記憶黑暗面的共鳴,關於悲傷、關於憤怒、關於不被理解。《KIDZ》塑造一個情緒迷宮的出口,藉由消滅「惡」的枝芽,來完成本劇想傳達的「愛」。

「敵人」的設定在遊戲中是必要之惡,不管是〈惡魔的契約〉束縛母親思想的西裝男、〈記憶謎廊〉反噬自身的罪惡感,還是〈反叛的使者〉亦正亦邪的首領,《 KIDZ》其實不是教導玩家如何擊退「敵人」,而是讓大家看見無法被擊退的「遺憾」

對抗敵人勢必產生力量,而這股力量才是遊戲中得以破關的真正鎖鑰,玩家必須細心,必須思考,最後才能找到線索全身而退。

《 KIDZ》以 Unity 為開發引擎,未來會正式在遊戲平台 Steam 上架。全媒體專案中心表示,2017 年的《返校》從 Steam 成功反攻影視媒體。這次公視則嘗試藉著《KIDZ》走入電玩遊戲圈,讓大家知道公視對於 IP 熱情與創意,並打破公視閱聽眾的同溫層。


 

異世界中的崩毀與重建

在遊戲的定位上,《KIDZ》選擇以恐怖懸疑類型為主軸,將三個遊戲章節場景埋藏於異世界,透過夢境的氛圍強調現實中親子關係的崩毀,玩家在遊戲過程中被激發的恐怖感不單只是來自於遊戲畫面,而是透過遊戲角色強迫審視自身傷口,但同時卻又觸發多種結局,重建玩家記憶,讓仇恨消失並治癒痛苦。

遊戲場景也大量引用原劇中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元素,例如《貓的孩子》的藍色月亮、《媽媽的遙控器》的西裝惡魔、《必須過動》中毀損的胚胎,讓玩家不斷產生特殊的既視感,產生戲劇與遊戲雙邊的連動效益。

此外,遊戲中也設有成就/行為統計機制,記錄玩家在不同關卡的「選擇」。玩家也可知道其他玩家的選擇與比例,若遊戲重新再來一次,自己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除了趣味性與互動性之外,《KIDZ》肩負了更重要的任務,希望可以開創節目 IP 化的潛在可能,將二次創作的精神發揮到最大,甚至成為一個新的文本,讓觀眾用不同的角度觀看戲劇,延續戲劇的生命力。在這場《KIDZ》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同進行的遊戲實驗中,期待玩家所有的感受都能化作下一次公視創作的能量,讓「說故事」永遠都有新的方式。

《KIDZ》預計在 7 月 13 日釋出網路試玩版,玩家可上《KIDZ》遊戲官網嚐鮮。正式版則將在 7 月 26 日在遊戲平台 Steam 上架,並免費開放下載。最新訊息,請密切注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與「公視影音網」Facebook粉絲頁。


SOURCE

遊戲 MV 連結
https://youtu.be/uXUgfR8qt0w

遊戲官網
https://www.pts.org.tw/ki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