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連看了 Mark Manson 的兩本書。這位仁兄是美國知名部落客,追蹤人數超過 200 萬,專長是人際關係和兩性關係顧問。老實說若是取別的書名,我應該是連拿起來都不會,但這兩本書封面大大的「F*ck」一字實在太吸引我。
第一本《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繁中版是由大塊推出,中文書名完全符合出版界「自我成長」類書籍的公式—又臭又長,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又是第一億零一本的正向思考書;
但其實只要稍微翻一下序文和內容,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本書的主旨,其實是「去你爸 / 你媽的正向思考」。這本書從 2016 年出版就熱賣到現在,仍高掛紐時暢銷榜前十名,肯定是獲得了相當多的共鳴。
現今的社會很執著於不切實際的正向期望,正向思考一直有個盲點︰我們期待的人事物,其實正是我們所缺乏的。畢竟如果一個人真心感到快樂,就沒有必要每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我好快樂!」而另一方面,近一兩個世代的人們否定了所有的負面經驗,包括焦慮、恐懼、愧疚…等等。事實上,這個世界就是他媽的鳥,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它一直都是這麼鳥,以後也會繼續鳥下去。
看到這裡我想不少跟我熟識的朋友會說︰「不愧是你這傢伙會推薦的書——滿滿的負面思考。」
錯了,這本書提倡的是︰不要一昧地以正向思考追尋快樂,因為你得到的快樂愈多,你就會愈來愈不容易滿足。事實上,我們生命中所有最美好的一切都是透過克服負面體驗和艱苦環境而得到的,我們應該要學會「管他去死」(To not give a fuck)。
管他去死是學會將你的思緒排出個優序,然後集中在最重要的人事物上,這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我們最常把優序排錯,最在乎的事其實最不重要(比方說在乎誰對你「已讀不回」這種無聊透頂的事);有三個細節要注意︰
1︰管他去死不代表冷漠,重點在習慣自己不可能討好所有人。這世上有人喜歡你,也必然有人討厭你。
2︰要學會不在乎不重要的事之前,必須先學會在乎更重要的事。
3︰無論我們理解與否,我們隨時都得選擇要對甚麼事在乎,對甚麼事不在乎。
生命中有些痛苦是無法避免的,無論我們怎麼做,生命就是由失敗、損失、悔恨與死亡組成的。而所謂的「出類拔萃」是我們內心的幻象,是一種捏造出來的目標,誘使我們用寶貴的生命去爭取這座「心靈上的亞特蘭提斯」。
因為市面上許多自我成長的書並不是教導讀者解決問題,而是提供一種不切實際的快感,而這種快感就像毒品,吸久了是會上癮的。負面情緒代表的真正意義是敦促我們行動,我們感到負面,是因為我們得要做些甚麼事。而正面的情緒,則是我們實際行動、解決問題後的獎賞。
不切實際的正面思考就像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賈伯斯,穿著 T-Shirt 和牛仔褲,在講台上神采飛揚地接受滿場觀眾的歡呼,卻忽略要成為這樣的人物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甚至是死亡。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只有行事極端的人能得到公眾的注意。新科技的流傳和大眾行銷讓許多人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們愈走愈偏,想用最極端的手段出類拔萃。但是「出類拔萃」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矛盾,如果每個人都出類拔萃,那其實並沒有人是真的出類拔萃。
畢竟若每個人都是賈伯斯,那誰來當台下的觀眾?「平庸」不該等同於「失敗」。
過度的正向思考使得人們產生出一種自以為是的幻覺,這種幻覺具有傳染性,會使得感染者認為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最直接的「理所當然」,就是覺得自己超屌超棒,其他人都是來拖累我的,所以我應該要能得到特別的待遇。另一種「理所當然」則是覺得自己倒霉到絕無僅有,其他人都是鴻福齊天,但因為我是如此的衰小,所以我同樣應該要能得到特別的待遇。
日子很多時候就是會很鳥,最健康的態度就是承認這件事,否定負面情緒會引發更深更長久的負面情緒。
保持正向是一種逃避,而非面對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往往無法控制甚麼事情會發生,但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詮釋和處理這些事情的方式。你的狀況不是別人的責任,是你自己的責任。有些人看到這裡會問︰那天生肢體殘缺的人,又是招誰惹誰了?沒錯,這種悲慘的基因和人生不是我們的選擇,也不是我們的錯,但用甚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度過這樣的人生,卻依然是我們的責任。
倘若有人在某方面表現得比我們更好,那是因為他比我們失敗更多次。反之,若有人表現比我們差,那是因為他還沒有經歷過我們那些痛苦的學習經驗。我們在生命中的某個過程會學到如何避免失敗,我們用績效來斷定一個人,懲罰那些表現不好的。許多父母也受不了自己的孩子犯錯,甚至不鼓勵孩子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媒體也跳進來推波助瀾,拼命播報那些閃耀的成功案例。
在西方世界,人們有種「討好別人」的壓力,甚至因此而強迫自己轉變個性。在這種正向/消費者文化的影響下,許多人被灌輸了「逆來順受」的信仰,這也是許多正向思考書籍的觀念基石:把握所有的機會、對所有的人事物說「我願意」。
但事實上:我們的人格是由我們拒絕的人事物所定義的,如果我們對甚麼事情都說「好」,我們是沒有人格的。另外,許多人不敢拒絕,是怕毀了人際關係,但如果一個簡單的拒絕就讓兩人的關係像瓷盤般粉碎,那這層關係其實就是有條件地奠基在表面的利益之上,而非無條件地彼此接受對方的好與壞。
對於這樣子的人際關係,我們當然也要「管他去死」。
學習接受負面的狀況,用「管他去死」的態度看待其中最不重要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將失敗化為經驗,但切勿「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受挫了十次,下次就必定成功。抱持這樣子的態度面對艱困的環境,相信會讓我們用比較健康的方式看待人生。
最後還是要重申:本文不代表我 100% 支持作者的觀點,而且我自己也很難做到書中的所有建議。事實上這篇文章早在半個月前就該寫完,卻因為恰巧發生了一件鳥到極點的事情(人生啊!)
拖到這個連假才能全部寫完,表示在「管他去死」這件事上,我還有得學。
SOURCE
老宅男的白日夢|https://photo-sable.blogspot.com/2019/09/the-subtle-art-of-not-giving-fck.html?fbclid=IwAR3kbF6OTRLSK1siaG5WL5KXGuRPwUmXXGCuWHKL03QLbON4MTeJRX2Oc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