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哥吉拉 -1.0》(ゴジラ-1.0),結果聽了一個晚上的本片 OST,考慮到大多數朋友還沒有看過,我盡量不要有捏他來談一下
做為日本最具代表性 IP之一、民族情緒具體化、戰爭原罪的哥吉拉,大概可以有幾個分期。首先就是 1950 年代開始的特攝片系列,日本是世界上唯一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哥吉拉也成為某種核能與戰爭的陰影,例如最早哥吉拉入侵東京的路線基本上就是美軍轟炸東京的路線。
在這漫長的半個世紀中間,哥吉拉也逐漸從日本的「破壞神」變成不良財團和資本主義的反抗者、甚至最後是日本(與全世界)的「守護神」,捍衛起地球的生態和和平。這個毀滅、守護到再生的過程貫穿了半個世紀的哥吉拉,
一些學者認為哥吉拉剛好也體現日本戰後的經濟起飛與民族自信性,而後來哥吉拉系列結束的時代也體現了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不安和想像。
至於好萊塢拍的哥吉拉,一開始把它當作一條大蜥蜴或恐龍來對待,且大多數的版本基本上都帶有一種異國風情,想要放到整個「怪獸宇宙」系譜去;簡單說哥吉拉就是這個怪獸宇宙的日本隊代表。
重點是庵野秀明的《新哥吉拉》,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電影。例如岡田斗司夫認為這不是電影,而是一部劃時代的「動畫片」。庵野批評了日本的僵化官僚主義(當然還影射批評了許多大老)一言敝之,現代的日本根本無法面對巨大意外災害的挑戰。
以「日本對哥吉拉」寫成「現實對虛構」,本片討論太多日本的現實與面對的困境,而《新哥吉拉》的成功票房也開啟了後來的「新日本英雄宇宙(S.J.H.U)」。
由於庵野的《新哥吉拉》十分成功,這使得後面的拍攝者不可避免要和其比較。而山崎導演也很清楚這一點,所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原點回歸,換言之《哥吉拉 -1.0》可說是初代哥吉拉電影的 REMAKE 版
日本學者佐藤健志是專門研究哥吉拉的評論家,他曾經一個論點:「為什麼日本不斷反覆拍攝哥吉拉?」
會不斷重複回顧,這代表你心中有一個願望(也可能是遺憾或悔恨)沒有被滿足、沒有被填補。而哥吉拉就是在第二次大戰中,日本沒有實現的「本土作戰」。
在美國丟下原子彈後,天皇玉音放送宣布投降,那些高喊要一億玉碎的將官士兵(尤其是陸軍士官)就失去了獻命的機會。日本最後的抵抗就是太平洋海戰上面的海軍。所以不斷重複發生的哥吉拉登陸日本,其實代表著與想像中的敵人在日本本土上進行對抗的宿命。
而這個敵人最早是具體美國,但後來不斷變化成各種日本(想像)的威脅,這一宿命不僅是哥吉拉,其實也貫穿大多數的日本動漫,為什麼要造巨大機器人?為什麼始終有邪惡組織來侵略日本?
在《哥吉拉 -1.0》因為把舞台設定在日本剛剛二戰後,正在廢墟中重建的東京。所以本片沒有飛彈、雷射砲、電話、網路,什麼先進的武器都沒有,但是哥吉拉依舊有能源射線和強大的再生、破壞力,所以雙方的實力差距更加巨大。
這使得哥吉拉帶來的恐懼以及人民無能為力的挫折感更加深刻。
你可以清楚的注意到:庵野的《新哥吉拉》描繪的是菁英、是政府的高層,而《-10》則是人民的抗爭。庵野的作品中一般庶民的描繪被省略,集中描繪政府的無能;
但在拍過《ALWAYS 三丁目的夕陽》的山崎鏡頭下,家族、羈絆、人民的畫面被凸顯;事實上,在《-1.0》中政府基本上根本沒有出現。對決哥吉拉的人都是民間組織和前軍人,而否定軍方的存在。
日本軍方在二戰期間搞出「一億玉碎」的口號,也就是寧可戰死到最後也絕不投降,甚至發展出回天、神風之類的自殺攻擊武器。但在這次的 -1.0 中,這電影非常明確的展示:
「每一個人都有家人,我們要做的是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打敗哥吉拉,不是要去送死! 所有人都要活著回來,不要為了什麼教條主義去送死!」
作為一位外國人,我沒有背負那種原子彈轟炸的歷史情仇;但作為旁觀者,我可以感受到這片的評價差異變化或許就在這裡的鋪陳,
因為把這種觀念放在二戰剛結束的時空背景中更顯得有意思和矛盾(部分核心的轉變就關係到劇情了,等之後台灣上映後可以來討論)
從庵野到山崎的哥吉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日本政府的不信任和當今日本的不安。哥吉拉是打不死的,日本也是毀不壞的,這就是宿命。
最後,本片大量採用哥吉拉王道的音樂,那個登登登!登登登!真是太棒啦!然後,我一直看到中後面才注意女主角是濱邊美波阿,從女子高中生到現在演這種戰爭孤兒母親,令人刮目相看。
不管是那個年代拍出來的哥吉拉,始終是日本人心中的原罪、心魔與浪漫。
以下有劇情洩漏,請自行考慮。
本作品男主角敷島基本上是「逃避者」,他被選為神風特攻隊的駕駛員,但他不想去自殺攻擊而選擇了逃避。然後第一次遇見哥吉拉也因為自己的懦弱而導致其他隊員全部犧牲,他背負這樣的心情回到戰敗後的東京。本片就是圍繞著他的心境而展開。但我覺得最後的決戰處理的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