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與現實金錢間的交易與可流通互換機制成為當代電子商務市場的趨勢主流,可以說各家大型電商和通路都在開發屬於自己的虛擬貨幣機制。目前最被全球認同的或許是連開發者中本聰都真實身份不明的比特幣(Bitcoin,BTC)。
而比特幣在近五年間的巨大漲跌幅更清楚地體現全球國家貨幣市場看待此一虛擬貨幣的地位和影響力。大概在 2010 年前後,比特幣的匯率還十分的低廉,2011年 6 月,甚至因為恐慌事件而跌掉了 90 %的市值(當時低點一比特幣兌換 1-3 美元之間),但之後在兩三年內,幣值快速增加數百倍,甚至在 2013 11 月底達歷史新高 年今天一比特幣則維持在三百到四百美金之間,這說明了當代社會已經開始認知未來這種虛擬貨幣的成為可承認通行貨幣的可能性。
但是比特幣的開採非常困難,因為其總金錢數量是有固定的,故隨著時間越來越難開採。最初的四年能生產 1050 萬個比特幣,之後生產曲線數值每隔四年減半;故第四到第八年中會有 525 萬個 BTC ,第八到十二年之間只能生產 262 萬 5000 個 BTC,最後一個比特幣將於 2140 年生產出來,總數是 2100 萬個 BTC。
為了挑戰比特幣,其他各種虛擬貨幣競爭者都以改良生產機制、強化演算法為主旨,不過本文介紹的 BitWalking 則主張「虛擬貨幣的產生不應透過電腦運算,而必須透過人類的身體勞動」所生產。
這一訴求在本質上似乎與當代的勞動報酬相呼應,也就是投入多少時間和付出,能夠產生對應的回饋與報酬。但是實際的身體勞動如何生產虛擬貨幣呢?其作法是透過隨身攜帶的智慧裝置來計算人類的活動量。初步的規劃是每走一萬步便生成 1BW 貨幣。而所生產出來的 BW 可以網路商店或是特約的實體商店內消費使用,也可以轉換領取為現金。當然,在網路或實體特約商店消費和領取現金之間會有匯率差異。
這一概念是為了鼓勵人們健身多運動,而不要一直窩在家中打電動,所以提出了這個透過步行走路來生產金錢的概念,但這一創新遭遇最大的挑戰也在於如何防範作弊。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計步器已經不像傳統猛烈搖晃就能計數的機器,而是使用MEMS(微機電系统)、慣性傳感器與精密計算的軟體來檢驗身體產生的振動,但當 BitWalking 一旦牽涉到真實可兌換的金錢,不管多運動可延年益壽還可賺錢的理想說得再高尚再健康,必然會有駭客或無聊的賢者開發破解,
讓你享受不出門不走路,在家也能夠固定賺錢的程序。
目前 BitWaiking 把步伐計算作為公司的機密,僅公開他們會計算 GPS 和 Wifi ;換言之,如果一個機器沒有實際的地理位置移動卻不斷有步伐增加,很可能就會被判定是作弊,此外還禁止設立多個帳戶,並規定每日上限步數為三萬步,但這依舊不足以防範有心人的魔高一丈,有錢能使鬼推磨。
不過就筆者而言,這種把透過「現實」人類勞力活動來生產「虛擬」網路貨幣,再包裝成為一種正面能量的思考(健康、運動),不僅說明未來現實與虛擬的分界更加模糊或無法區分,更或許是一種當代的思維主流。
Source
BitWalking|http://www.bitwalking.com/
BBC|Bitwalking dollars: Digital currency pays people to walk